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习专栏 > 详细信息

国有资产流失不是一盘下不完的棋

2010-08-17 15:48:49.0 来源:湖南工人日报 点击数:5265

在国有资产流失案的背后,常能看到原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手脚。这种国企管理层主导的内部人收购现象,在不少地方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。

管理层收购为什么会造成国有大量资产流失现象?人们普遍认为是因为监管不力。所以,政府暂停了内部人收购行为,成立了国资委,公布实施了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》,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。

有关人士认为,要阻击国资流失,包括监管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必须放到首位。

企业内部人精于拍影片的本领——自编、自导、自演。一个收购行为,为什么自始至终都由管理层自身操作。我们在仔细研究近一年来所发生的一连串管理层收购事件后,从中发现了一大特点,就是在进行收购过程中,均是管理层自身在操作。许多案例既向我们提出了十分严厉的问题,也暴露出两大制度空缺:一个是为什么企业破产自始至终都由管理层自身在操作?一个是为什么自始至终就没有出现保护职工权益的监管制度?这两大制度空缺,给了企业收购者无限的权力运作空间。他们把拍影片的本领拿到企业里来,自编、自导、自演,最终是把国有资产超低价全部收购。

当初,之所以出台管理层收购这种办法,主要目的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,给经营者以高比例的股权利润,起到激励作用。由此,整体提高国有资产的运作质量和管理水平,向国际化看齐。但是,在国资产权还没划拨清楚之前,一方面监管不力,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急于甩包袱,致使一些国企的管理层能够为所欲为。

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,但是,这种不规范的收购行为,理论上又回到了两权合一的路子上。经营者随便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,其实是完全取代了出资人的所有权。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,是在盘活企业的基础上,让职工不失业,让每个人有饭吃。然而,近些年,我们对企业的监督,只放在资产与管理这些层面,忽视了职工饭碗的监督。我们在冷静分析后,要不要从制度上补上这一课?

资产评估存在暗箱操作。一些监管手段只对文件报表负责,看似层层把关,实则无人负责

最近,零点调查公司做了一项调查,有近30%的企业认为,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处理过程中的最大障碍。实际上,资产评估中的暗箱操作确实让人担忧。

管理层各自找评估机构对国资进行贬值性估价,这种行为让人产生一个疑惑——国有企业有那么多的婆婆,主管官员也有较高的专业素质,为何企业改制中的一些假报表、假文件竟能层层闯关,主管部门对明摆着的国有资产流失竟然如此麻木?

一些主管干部曾这样说:我们只对文件报表本身审核。由此可见,正是基于只对文件报表本身进行审核,工商执照是合法的,资产评估报告也是合法的,出了问题,顶多是被欺骗,责任落不到自己头上。这种看似层层把关的监管,实际上成了人人不负责的监管。

内部管理人的不良收购为什么屡屡得逞?有分析人士说,一是因为内部人自身造假,二是地方政府急于甩包袱,忽视了资产处置中的监督管理,三是一些内部收购和一些政府部门干部间有内部交易,通过文件对文件的形式将国有资产流失,而且会形成新的不公平分配,促进新的权钱交易和非法收入。

以前我们对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管理,任免单位不承担经济指标,主管单位没有任免权,管理上以代管,以代管,监管不力主要是因为政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。国资委的成立,便是探索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个办法。分析人士认为,为避免成为一些人新的暴富机会,国有资产要由政府评估,不能让国有资产的看门人里外勾结,侵吞国有资产。

产权不清,导致不维护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。加快产权市场的建设,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加快产权市场的建设,可以有效盘活国有资产,从源头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。就目前而言,这算是一种较好的办法。现在有不少媒体对深圳实施产权交易阳光下作业给予了肯定。再像最近重庆市新成立的产权交易所,推动了重庆国资改革加速。但是,这两个城市国资产权运作有力,并不表明全国产权交易一派形势大好。从近些年各地产权交易所的运作状况看,似乎要下大力气才能扭转无序与混乱的局面。

专家认为,对各地产权交易所的监管,可参照上海设立产权办的监管办法或证券市场证券办的监管体制。交易所与政府的关系,由主管转变为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。交易所可以是事业法人、企业法人、多元投资主体,但关键要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运作。不要对交易所体制做硬性规定,可以是上海那样的非盈利机构,也可以是深圳那样的股份制企业即盈利机构;可以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,也可以是理事会制度,允许各地根据国家有关法规,如公司法、证券法和当地情况,自行规定。

国资流失现象,表面上看仅仅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,实际上它集中反映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、企业产权制度、分配制度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难题。这说明:一是国有资产整体的难以流动正在造成更大的流失。二是这种流失无人负责。地方上国资委、经贸委、财政局、计委等政府多个部门都来管理国有资产,可实际情况是,有权的事、有利的事都争着管,负责任的事互相推卸,以至于一些合理的流动也被阻滞了。三是产权不清,无法明确责任。虽然这几年进行国企多种形式的改革,有的企业还成了上市公司,但由于一些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,造成内部人控制。有的即使是产权多元化,股权多元化或投资主体多元化了,但还仍然没有解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。四是激励机制不健全,使国企各层次人员缺乏责任心。

有专家形象地把国资委称为国有企业的老板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信条中,老板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,而非企业的经营者,企业的经营是由受雇于老板的经理去干的。按照这个规则套下来,国资委作为所有国有资产的老板和监管人,而不再是某一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者。他们认为,国资委将结束原来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、有人拿好处却没人担责任的局面,一个经政府授权,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、管理的机构,将使国有资产有了责权明确的管理者和责任人,过去饱受诟病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的状况,应该有了改变的条件和希望。今后如果再有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,至少在理论上有明确的责任人可以追究。总之,国有资产流失不是一盘下不完的棋。

 

上一篇: 徐志越:外联内合 打造综合性产权交易大平台
下一篇: 产权市场能否缓解地方政府融资困境

0

友情链接

  •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    办公室电话:0971-6113361    邮编:810000    传真:0971-6113361
  • 地址: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7号金阳光大厦A座15楼     E-Mail:qhcqjy@vip.163.com
  • 备案号:青ICP备09000023号

扫一扫加入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