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习专栏 > 详细信息

国资委:国企要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

2011-03-01 10:33:43.0 来源:中国广播网 点击数:3447

      中广网北京3月1日消息(记者王涛)据经济之声报道,一些学者近年来提出“国有企业再定位”,认为国有企业只能存在于非竞争性领域,应该从盈利性、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。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独家接受经济之声专访,首次作出回应:国有企业要有进有退,也应参与市场竞争。

 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说,细心的人会发现,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,通过“抓大放小”、“有进有退”的调整,国有经济比重趋于下降,基本形成了国有、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。

  前几年大家记得破产破的很多,这就是做结构调整。一些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,不适应现在经济结构的,你只能给它关掉。通过中小企业改革就把这一大块改出去,剩下的都是大企业。大企业有好的有不好的,通过政策性破产,我们把不好的破掉了,剩下全是好的。

  邵宁表示,在目前122户中央企业中,除了2家电网企业、3家电信企业、2家石油石化企业之外,其他企业都处于竞争性领域。即便是这7家企业,业务范围也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竞争性领域。如果硬性要求从竞争性领域退出,国有经济将所剩无几。换一个角度来看,即便是退,也有个退向哪里的问题。

  退,退给谁?我们把这些大企业卖给国外的公司,你要把宝钢买了,基本中国的钢铁工业就被你控制了。我们的经济命脉不能让国外公司给控制了。那么还能往谁那儿退呢,不行我们卖给民营企业。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,基本上处于家族企业的状态。内部是血缘关系,管理成本很低,决策很快,弱项是它内部没有制衡,老板一拍板这个事儿就定了。不太适合于大企业的要求。

  党的十七大指出:“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,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,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、相互促进的新格局。”

  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,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,要坚持有进有退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。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、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领域、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,国有经济要起控制作用和占主导地位;其他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应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,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,而不是简单退出。

  邵宁说,也许二十年之后,大家会发现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,会沿着资本市场这条路走到一块,也许就是一个殊途同归的结果。

  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的改革,这就是下一步我们改革的方向。把现在的国有企业,改造成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,挂到资本市场去。以后作为一个上市公司,国有资本要进要退是非常简单的事情。我给大家做一个断言,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后的市场化也是这个方式。

 

上一篇: 没有了
下一篇: 曹中铭:改制造成国资流失 无法追究企业原罪新浪财经

0

友情链接

  • 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    办公室电话:0971-6113361    邮编:810000    传真:0971-6113361
  • 地址: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67号金阳光大厦A座15楼     E-Mail:qhcqjy@vip.163.com
  • 备案号:青ICP备09000023号

扫一扫加入我们